开个帖子,记录一些。看到有意义的,和自己想起来的。
Re: 开个帖子,记录一些。看到有意义的,和自己想起来的。
1.选择合适的池塘:选择水质清澈、水深适中、有鱼群聚集的池塘。
2.准备钓具:根据钓鱼种类和池塘情况选择合适的钓竿、鱼线、鱼饵等钓具。
3.找鱼点:在池塘边缘或者水草丛中找到鱼群聚集的地方,可以通过观察水面波纹、水草摇摆等方式找到鱼点。
4.投饵:将鱼饵投入水中,可以使用浮漂或者沉底的方式,根据鱼的喜好和水深选择投放位置。
5.等待咬钩:等待鱼咬钩,可以通过观察浮漂或者手感判断是否有鱼上钩。
6.收杆:当鱼上钩后,用力拉竿,将鱼拉上岸或者船上。
7.处理鱼:将钓到的鱼进行处理,可以选择放生或者带回家食用。
2.准备钓具:根据钓鱼种类和池塘情况选择合适的钓竿、鱼线、鱼饵等钓具。
3.找鱼点:在池塘边缘或者水草丛中找到鱼群聚集的地方,可以通过观察水面波纹、水草摇摆等方式找到鱼点。
4.投饵:将鱼饵投入水中,可以使用浮漂或者沉底的方式,根据鱼的喜好和水深选择投放位置。
5.等待咬钩:等待鱼咬钩,可以通过观察浮漂或者手感判断是否有鱼上钩。
6.收杆:当鱼上钩后,用力拉竿,将鱼拉上岸或者船上。
7.处理鱼:将钓到的鱼进行处理,可以选择放生或者带回家食用。
正宗古法纯手工CPU、GPU
Re: 开个帖子,记录一些。看到有意义的,和自己想起来的。
钓鱼和炒股都需要耐心和技巧。以下是钓鱼对炒股的启示:
1. 耐心是关键:钓鱼需要耐心等待鱼儿上钩,炒股也需要耐心等待股票价格的变化。不要急于抛售或购买股票,要等待最佳时机。
2. 技巧是必要的:钓鱼需要掌握不同的鱼饵和钓法,炒股也需要掌握不同的投资策略和技巧。要学习市场趋势和公司基本面,以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3. 风险控制很重要:钓鱼需要注意天气和水流等因素,以避免危险。炒股也需要注意市场风险和公司风险,以避免投资损失。
4. 保持冷静:钓鱼时,如果鱼儿不上钩,不要失去耐心和冷静。同样,炒股时,如果股票价格波动,也要保持冷静,不要盲目跟风或恐慌抛售。
综上所述,钓鱼对炒股的启示是,要有耐心和技巧,注意风险控制,保持冷静,以获得成功的投资回报。
1. 耐心是关键:钓鱼需要耐心等待鱼儿上钩,炒股也需要耐心等待股票价格的变化。不要急于抛售或购买股票,要等待最佳时机。
2. 技巧是必要的:钓鱼需要掌握不同的鱼饵和钓法,炒股也需要掌握不同的投资策略和技巧。要学习市场趋势和公司基本面,以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3. 风险控制很重要:钓鱼需要注意天气和水流等因素,以避免危险。炒股也需要注意市场风险和公司风险,以避免投资损失。
4. 保持冷静:钓鱼时,如果鱼儿不上钩,不要失去耐心和冷静。同样,炒股时,如果股票价格波动,也要保持冷静,不要盲目跟风或恐慌抛售。
综上所述,钓鱼对炒股的启示是,要有耐心和技巧,注意风险控制,保持冷静,以获得成功的投资回报。
正宗古法纯手工CPU、GPU
Re: 开个帖子,记录一些。看到有意义的,和自己想起来的。
评介一下 金融帝国(谭轩) 写的 《走出幻觉•走向成熟:从学生股民到系统交易专家》
《走出幻觉•走向成熟:从学生股民到系统交易专家》是一本介绍股票交易的实用性书籍,作者谭轩是一位有着多年股票交易经验的专家。本书主要讲述了作者从一个学生股民到成为系统交易专家的经历,分享了他在交易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和经验教训。
本书的优点在于,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股票交易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分析方法,同时也分享了自己的交易心得和经验教训,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实用。此外,本书还介绍了一些交易工具和策略,对于想要提高交易技巧的读者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过,本书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本书的内容比较简单,对于有一定交易经验的读者来说可能会显得过于基础。其次,本书的交易策略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的,读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总的来说,《走出幻觉•走向成熟:从学生股民到系统交易专家》是一本介绍股票交易的实用性书籍,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适合。但是对于有一定交易经验的读者来说,可能会显得过于基础。
-----------
星火模型
《走出幻觉•走向成熟:从学生股民到系统交易专家》的作者金融帝国说:“本书并不想证明什么,只是想告诉大家一些市场的真相。 ”“通过我曾经走过的弯路,来挖掘交易者思想上的误区。 “市场是一位狡诈的老师,而交易者是一位愚钝的学生。 ”因此,我们首先要实实在在地敬畏市场。 在敬畏市场的基础上,金融帝国构造了一个整体获利的交易系统,无论是牛市、熊市还是震荡市,不回避亏损、不追求高准确率,坚持交易系统,在整体上持续获取利润 。
详细些
走出幻觉•走向成熟:从学生股民到系统交易专家》的作者金融帝国说:“本书并不想证明什么,只是想告诉大家一些市场的真相。 “通过我曾经走过的弯路,来挖掘交易者思想上的误区。 “市场是一位狡诈的老师,而交易者是一位愚钝的学生。 ”因此,我们首先要实实在在地敬畏市场。 在敬畏市场的基础上,金融帝国构造了一个整体获利的交易系统,无论是牛市、熊市还是震荡市,不回避亏损、不追求高准确率,坚持交易系统,在整体上持续获取利润 。
另写一篇评介
《走出幻觉•走向成熟:从学生股民到系统交易专家》的作者金融帝国说:“本书并不想证明什么,只是想告诉大家一些市场的真相。 “通过我曾经走过的弯路,来挖掘交易者思想上的误区。 “市场是一位狡诈的老师,而交易者是一位愚钝的学生。 ”因此,我们首先要实实在在地敬畏市场。 在敬畏市场的基础上,金融帝国构造了一个整体获利的交易系统,无论是牛市、熊市还是震荡市,不回避亏损、不追求高准确率,坚持交易系统,在整体上持续获取利润 。
《走出幻觉•走向成熟:从学生股民到系统交易专家》是一本介绍股票交易的实用性书籍,作者谭轩是一位有着多年股票交易经验的专家。本书主要讲述了作者从一个学生股民到成为系统交易专家的经历,分享了他在交易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和经验教训。
本书的优点在于,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股票交易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分析方法,同时也分享了自己的交易心得和经验教训,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实用。此外,本书还介绍了一些交易工具和策略,对于想要提高交易技巧的读者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过,本书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本书的内容比较简单,对于有一定交易经验的读者来说可能会显得过于基础。其次,本书的交易策略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的,读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总的来说,《走出幻觉•走向成熟:从学生股民到系统交易专家》是一本介绍股票交易的实用性书籍,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适合。但是对于有一定交易经验的读者来说,可能会显得过于基础。
-----------
星火模型
《走出幻觉•走向成熟:从学生股民到系统交易专家》的作者金融帝国说:“本书并不想证明什么,只是想告诉大家一些市场的真相。 ”“通过我曾经走过的弯路,来挖掘交易者思想上的误区。 “市场是一位狡诈的老师,而交易者是一位愚钝的学生。 ”因此,我们首先要实实在在地敬畏市场。 在敬畏市场的基础上,金融帝国构造了一个整体获利的交易系统,无论是牛市、熊市还是震荡市,不回避亏损、不追求高准确率,坚持交易系统,在整体上持续获取利润 。
详细些
走出幻觉•走向成熟:从学生股民到系统交易专家》的作者金融帝国说:“本书并不想证明什么,只是想告诉大家一些市场的真相。 “通过我曾经走过的弯路,来挖掘交易者思想上的误区。 “市场是一位狡诈的老师,而交易者是一位愚钝的学生。 ”因此,我们首先要实实在在地敬畏市场。 在敬畏市场的基础上,金融帝国构造了一个整体获利的交易系统,无论是牛市、熊市还是震荡市,不回避亏损、不追求高准确率,坚持交易系统,在整体上持续获取利润 。
另写一篇评介
《走出幻觉•走向成熟:从学生股民到系统交易专家》的作者金融帝国说:“本书并不想证明什么,只是想告诉大家一些市场的真相。 “通过我曾经走过的弯路,来挖掘交易者思想上的误区。 “市场是一位狡诈的老师,而交易者是一位愚钝的学生。 ”因此,我们首先要实实在在地敬畏市场。 在敬畏市场的基础上,金融帝国构造了一个整体获利的交易系统,无论是牛市、熊市还是震荡市,不回避亏损、不追求高准确率,坚持交易系统,在整体上持续获取利润 。
正宗古法纯手工CPU、GPU
Re: 开个帖子,记录一些。看到有意义的,和自己想起来的。
chatgpt
另写一篇《走出幻觉•走向成熟:从学生股民到系统交易专家》评介
《走出幻觉•走向成熟:从学生股民到系统交易专家》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本书作者是一位曾经的学生股民,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最终成为了一名系统交易专家。在这本书中,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股市和交易。
本书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作者的股市经历。作者在大学时开始接触股市,最初的几次交易都非常成功,让他产生了对股市的幻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遭遇亏损,甚至一度陷入了巨额亏损的困境。通过这些经历,作者深刻认识到了股市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是作者总结的交易经验。作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交易系统。他强调了交易系统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交易系统,才能在股市中获得长期的成功。他还介绍了自己的交易策略和风险控制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交易。
最后,作者总结了自己的交易心态。他认为,交易心态是交易成功的关键。他强调了冷静和耐心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保持冷静和耐心,才能在股市中获得成功。
总的来说,《走出幻觉•走向成熟:从学生股民到系统交易专家》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籍。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股市和交易,同时也提供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交易经验和心态。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交易者,都可以从中受益。
另写一篇《走出幻觉•走向成熟:从学生股民到系统交易专家》评介
《走出幻觉•走向成熟:从学生股民到系统交易专家》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本书作者是一位曾经的学生股民,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最终成为了一名系统交易专家。在这本书中,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股市和交易。
本书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作者的股市经历。作者在大学时开始接触股市,最初的几次交易都非常成功,让他产生了对股市的幻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遭遇亏损,甚至一度陷入了巨额亏损的困境。通过这些经历,作者深刻认识到了股市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是作者总结的交易经验。作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交易系统。他强调了交易系统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交易系统,才能在股市中获得长期的成功。他还介绍了自己的交易策略和风险控制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交易。
最后,作者总结了自己的交易心态。他认为,交易心态是交易成功的关键。他强调了冷静和耐心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保持冷静和耐心,才能在股市中获得成功。
总的来说,《走出幻觉•走向成熟:从学生股民到系统交易专家》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籍。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股市和交易,同时也提供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交易经验和心态。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交易者,都可以从中受益。
正宗古法纯手工CPU、GPU
Re: 开个帖子,记录一些。看到有意义的,和自己想起来的。
帝国的回信 https://zhuanlan.zhihu.com/p/368593929
非常感谢你对《走出幻觉,走向成熟》的支持和认可,听你在喜马拉雅上的栏目让我回忆起了很多交易上的往事。你对这本书的理解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今天咱们就讨论一下当年这部作品的不足之处吧:本书的写作风格大量采用“类比法”,这就会在“可传递性”和“可验证性”上存在某些问题。我倒并不认为存在某种完美的表述方式,但意识到其中的局限性或许也是一种更深的理解吧。
先说可验证性的问题。我从2017年开始进入了“交易的冬天”,甚至在3年内出现过两个亏损年。好在亏损幅度都控制在了5%以内,而中间一年的利润也足够覆盖前后两年的亏损。这三年的困境是没有先例的,虽然还不足以认定市场特征出现不可逆的转变,但对系统的自信程度却显然会大打折扣。值得庆幸的是,我从很多年前就已经不在网络上继续发表文章,从而避免了误导他人的潜在可能。倒不是说我的战绩不可接受,但这却离不开大面积的分散和近乎苛刻的资金管理。可想而知,如果只是跟踪少量品种,只要运气不够好就将存在被打爆的风险。这不得不让我反思,通过类比法直接向读者传递信念是否存在不妥之处呢?当经历前所未有的回撤幅度和回撤时间后,我别无选择的只能假设未来将会进一步偏离过去的经验,从而不断缩减自己的风险敞口。虽说保持曾经的仓位将会在2020年收获大满贯,但这种尊重现实的风格却是保证免于破灭的唯一办法。我觉得有义务向信任自己的朋友坦诚:本人从未将自己的理念视为不可侵犯的真理,甚至还会不断思考有效性减弱后的应对之道。我最不想看到的情况是:某位看过《走》的朋友只跟踪了少量品种,在经历惨重亏损后误认为是没有正确理解我的本意。事实上,装神弄鬼的“大师”(贬义)往往也都喜欢用类比法来表述问题,这就可以使他们永远不用承担被证伪的风险。记得科学主义谬误中有这样的说法:没有证明不了的命题,关键是需要什么样的假设。或许同样的逻辑也可以这样说:没有观察不到的现象(规律),关键是需要什么样的角度。如果再让我写一遍《走》的话,那么我肯定会加上一句:所有观点只能对本人的特定视角负责。对于复杂系统的问题而言,对错的本身往往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其实是找到“适用边界”。咱们不把话题扯到哲学范畴,我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是:无论是经验主义的归纳,还是理性主义的推导,任何结论的优先级都不能超越实践者亲身经历的现实反馈。
再来说说可传递性的问题。不同于普适的逻辑推导(这里不讨论理性主义存在的问题),经验主义是通过共鸣的方式来传递理念。这就使得自身经历要比书籍本身更加重要,甚至读者最终的认知水平高于作者也并非没有可能。听你在喜马拉雅上的音频,我发现你有一个非常好的优势,那就是与这个行业的密切接触(比如说,拿着交易黄金的记录去私募面试等)。我们的很多经历未必当时能有用武之地,但不断积累就会在未来产生某种优势。举个例子,记得2007年我在银行做证券开户工作,那时基金销售得异常火爆。我很容易理解那些大爷大娘是如何思考问题的:他们肯定不敢买入被炒到天价的股票,但基金业却成功的将“价格”转化为“业绩”。这就使得购买者非但观察不到风险,反而认为基金经理的战绩具有再现性。另一方面,虽然买入老基金会存在某些优势(不存在锁定期、无需建仓等),但新基金1元的净值却能够给认购者一种低风险的错觉。我没有必要继续跟你啰嗦这些小儿科的问题,这里想要说明的结论是:新基金的发行量,可以近乎完美的代表“最弱势资金”的入场量。看到2021年1月份基金发行的井喷数据时,就很容易让我回想起十多年前的那段经历。。。。。。一方面如今的网络环境并不太适合交流,另一方面非现场交易又使自己离这个行业已经太远,这或许就是我最近几年没有太多长进的原因吧。如果你有这方面的便利,那么多观察这个行业绝对会对你有好处。
由于每位交易者的经历都是不同的,所以靠共鸣传递的理念就会使大家的理解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差异性。只要我们不神话某种理念,那么不可传递性的本身也未尝不是一种优势。正如股民不敢买入疯涨上百倍的贵州茅台一样,交易者同样会在本能上排斥趋势跟踪。问题是,既然基金业可以成功的将“价格”转化为“业绩”,那么“程序化交易”是否有也可能使“趋势思路”绕过交易者本能的排斥呢?如果说趋势跟踪能够成为一种科学,那么交易者则无异于在流水线上生产手机的半文盲。科学的伟大之处恰恰在于可传递性造就的廉价,毕竟市场不会给存在正确答案的问题太多回报。今天说这些绝对没有否定趋势跟踪的意思,我只是觉得有必要提前思考“极限生存假设”的问题。假设程序化交易,甚至是人工智能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除非我们能够成为最顶尖的科技人才,否则比拼的就是不可量化的部分。
站在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似乎有必要重新审视预测、基本分析等此前“早有定论”的问题。当然,我们的成长轨迹显然是合理的,毕竟只有心无旁骛的专注于趋势跟踪才能逐渐成熟起来。但在此之后呢,或许也应该用更加开放的态度来审视其他不同理念的合理性。这应该是我这些年最为重要的一个转变:虽然还没有应用于实战,但却不得不试图培养自己对市场的(预测)观点。我在“冰山原理”中想要表达的本意,其实并非是彻底否定基本分析,而只是否定“定价模型”式的综合分析(我用有限系统和无限系统的区别来说明)。在我看来,市场的逻辑绝非是综合分析所有基本因素后形成价格,而是在众多正确的逻辑中选择某个唯一的重点。比如说,疫情会使GDP下滑(压低股市),但也会使货币流动速度下降(拉低CPI,从而为美联储放水创造可能性)。道琼斯指数显然没有综合分析两种因素,而是出现了先暴跌再暴涨的走势。A+X=B中的X似乎有一种包罗万象的嫌疑,在十多年前它可以代表庄家掌握的内幕消息,或许现在把他定义为“市场所选择出的重点”更为恰当。当市场主流观点都认为疫情将对经济造成灾难时,道琼斯指数却义无反顾的上涨,这种巨大的反差足以说明不同寻常的X。即便我们无法理解其后美联储大放水的逻辑,单单是这种反差本身就足以提示我们做多。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基本分析难以量化的特点,反而有可能在未来体现出极其重要的价值。如果我们以市场真实走势与主流经济观点的差异作为操作理由,那么这到底算不算是基本分析呢?
在文章的最后,我还想指出一个你可能存在的问题。当然,这也可能是我没有理解你的本意,说的不对还请不要介意。前面借着“冰山原理”来分析了一下疫情对股市的影响,但这种“事后诸葛亮”却并没有给我带来任何利润。这里其实存在一个悖论:越是(不可量化)容易在市场面前产生巨大价值的策略,就越难以在实战中实现利润的必然性。反之,可量化的趋势跟踪系统,利润却很容易随着市场的成熟而衰竭。或许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两者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我在你的音频节目中听到过很多次“循环”、“阴阳”等词汇,但我却很难理解他们的兑现价值究竟是什么呢?美国股市是循环,日本股市也是循环,甚至随机数列也会出现循环,而我们又该如何在真实交易中应用“循环”呢?我们当然应该对市场进行单纯的观察,但最终的结论一定要在交易行为上体现出某种不同(实用主义哲学观),否则难免会陷入“玄学”的误区。
坦率的说,我本人一直在潜意识中也相信循环,好在趋势跟踪系统并不需要进行主观判断,从而使自己免于陷入涨跌循环的陷阱。问题是,如果把“涨与跌”替换为“趋势和整理”,那么我似乎同样受到了“循环”的影响。具体来说,我们是应该加仓过去一直运行趋势的品种呢,还是加仓一直呈现整理的品种呢?你非常了解我的交易风格,我的确会选择加仓一直呈现整理的品种:从2014年开始黑色系就义无反顾的下跌,而我自然将股指期货赚取的利润不断加仓至其他偏向于整理的品种。2016年初的买入信号,我并没有一次性的大幅加仓使黑色系的仓位与其他品种相当。这就使得整个2016年的战绩明显跑输理论值,更要命的是“双十一”前化工品的波动率放大并没有产生趋势行情。。。。。。
我现在比较倾向于认为:趋势跟踪系统不但具有“尺度等效性”,同时很可能具有“时点等效性”。在趋势跟踪波动曲线的任何一点开仓,其后的期望收益都是完全等效的。换言之,不断加仓整理品种能够获得优势的结论,很可能只不过是错觉而已。有意思的是,即便上述猜想是正确的,也不能完全否定本人此前的操作习惯。回溯过去十多年的交易经历,如果我不是采用“低波动率入场法”,那么合理的资金管理就无法支持同样大的仓位。甚至在高波动率时入场所产生的资金回撤,也很难在低波动率时收复失地的。。。。。。记得你在音频节目中说过,趋势跟踪的参数选择一定要“先客观、再主观”,而这一点确实是我非常难以认同的。正如我前面所说,衡量交易风格的重点往往并非客观的市场,而更可能是来自于主观的资金管理。我们没有办法从客观层面来评价交易系统的优劣,毕竟资金性质可能都要比市场本身更为重要。正如你在音频中提到的“黄金交易记录”一样,我们的交易系统对于个人来说是好系统,但对于私募行业却很可能不是。文章开头提到的“交易冬天”,资金曲线不过是反复整理而已。即便我只是没有在低位缩减仓位,资金曲线都会呈现向上波动,更不用说是在低位适当加仓了。事实上,什么样的资金管理更为合理,也并不存在一个标准答案。我必须为防范破灭的尾部风险来付出成本,但基金行业的生存之道却更应该对此不设防。我始终认为,绝对客观是不可企及的,而我们只能从特定的主观视角来挖掘某些兑现价值。必须承认,适度根据客观的历史数据进行优化绝对无可厚非,之所以提到这个问题只不过觉得:我们的思维方式很可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交易的其他环节。这就好像因为我潜意识中的“循环”,而没有尽量平衡黑色系和其他品种的持仓比例一样。
很久没有写文章了,今天啰啰嗦嗦的说了这多,也不知道是否有你需要的东西?再次感谢你把我的书籍做成了音频节目,我也继续会关注你在喜马拉雅上的栏目。今后发现什么可以讨论的点,很愿意能够和你在此交流。最后祝愿交易顺利!
非常感谢你对《走出幻觉,走向成熟》的支持和认可,听你在喜马拉雅上的栏目让我回忆起了很多交易上的往事。你对这本书的理解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今天咱们就讨论一下当年这部作品的不足之处吧:本书的写作风格大量采用“类比法”,这就会在“可传递性”和“可验证性”上存在某些问题。我倒并不认为存在某种完美的表述方式,但意识到其中的局限性或许也是一种更深的理解吧。
先说可验证性的问题。我从2017年开始进入了“交易的冬天”,甚至在3年内出现过两个亏损年。好在亏损幅度都控制在了5%以内,而中间一年的利润也足够覆盖前后两年的亏损。这三年的困境是没有先例的,虽然还不足以认定市场特征出现不可逆的转变,但对系统的自信程度却显然会大打折扣。值得庆幸的是,我从很多年前就已经不在网络上继续发表文章,从而避免了误导他人的潜在可能。倒不是说我的战绩不可接受,但这却离不开大面积的分散和近乎苛刻的资金管理。可想而知,如果只是跟踪少量品种,只要运气不够好就将存在被打爆的风险。这不得不让我反思,通过类比法直接向读者传递信念是否存在不妥之处呢?当经历前所未有的回撤幅度和回撤时间后,我别无选择的只能假设未来将会进一步偏离过去的经验,从而不断缩减自己的风险敞口。虽说保持曾经的仓位将会在2020年收获大满贯,但这种尊重现实的风格却是保证免于破灭的唯一办法。我觉得有义务向信任自己的朋友坦诚:本人从未将自己的理念视为不可侵犯的真理,甚至还会不断思考有效性减弱后的应对之道。我最不想看到的情况是:某位看过《走》的朋友只跟踪了少量品种,在经历惨重亏损后误认为是没有正确理解我的本意。事实上,装神弄鬼的“大师”(贬义)往往也都喜欢用类比法来表述问题,这就可以使他们永远不用承担被证伪的风险。记得科学主义谬误中有这样的说法:没有证明不了的命题,关键是需要什么样的假设。或许同样的逻辑也可以这样说:没有观察不到的现象(规律),关键是需要什么样的角度。如果再让我写一遍《走》的话,那么我肯定会加上一句:所有观点只能对本人的特定视角负责。对于复杂系统的问题而言,对错的本身往往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其实是找到“适用边界”。咱们不把话题扯到哲学范畴,我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是:无论是经验主义的归纳,还是理性主义的推导,任何结论的优先级都不能超越实践者亲身经历的现实反馈。
再来说说可传递性的问题。不同于普适的逻辑推导(这里不讨论理性主义存在的问题),经验主义是通过共鸣的方式来传递理念。这就使得自身经历要比书籍本身更加重要,甚至读者最终的认知水平高于作者也并非没有可能。听你在喜马拉雅上的音频,我发现你有一个非常好的优势,那就是与这个行业的密切接触(比如说,拿着交易黄金的记录去私募面试等)。我们的很多经历未必当时能有用武之地,但不断积累就会在未来产生某种优势。举个例子,记得2007年我在银行做证券开户工作,那时基金销售得异常火爆。我很容易理解那些大爷大娘是如何思考问题的:他们肯定不敢买入被炒到天价的股票,但基金业却成功的将“价格”转化为“业绩”。这就使得购买者非但观察不到风险,反而认为基金经理的战绩具有再现性。另一方面,虽然买入老基金会存在某些优势(不存在锁定期、无需建仓等),但新基金1元的净值却能够给认购者一种低风险的错觉。我没有必要继续跟你啰嗦这些小儿科的问题,这里想要说明的结论是:新基金的发行量,可以近乎完美的代表“最弱势资金”的入场量。看到2021年1月份基金发行的井喷数据时,就很容易让我回想起十多年前的那段经历。。。。。。一方面如今的网络环境并不太适合交流,另一方面非现场交易又使自己离这个行业已经太远,这或许就是我最近几年没有太多长进的原因吧。如果你有这方面的便利,那么多观察这个行业绝对会对你有好处。
由于每位交易者的经历都是不同的,所以靠共鸣传递的理念就会使大家的理解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差异性。只要我们不神话某种理念,那么不可传递性的本身也未尝不是一种优势。正如股民不敢买入疯涨上百倍的贵州茅台一样,交易者同样会在本能上排斥趋势跟踪。问题是,既然基金业可以成功的将“价格”转化为“业绩”,那么“程序化交易”是否有也可能使“趋势思路”绕过交易者本能的排斥呢?如果说趋势跟踪能够成为一种科学,那么交易者则无异于在流水线上生产手机的半文盲。科学的伟大之处恰恰在于可传递性造就的廉价,毕竟市场不会给存在正确答案的问题太多回报。今天说这些绝对没有否定趋势跟踪的意思,我只是觉得有必要提前思考“极限生存假设”的问题。假设程序化交易,甚至是人工智能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除非我们能够成为最顶尖的科技人才,否则比拼的就是不可量化的部分。
站在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似乎有必要重新审视预测、基本分析等此前“早有定论”的问题。当然,我们的成长轨迹显然是合理的,毕竟只有心无旁骛的专注于趋势跟踪才能逐渐成熟起来。但在此之后呢,或许也应该用更加开放的态度来审视其他不同理念的合理性。这应该是我这些年最为重要的一个转变:虽然还没有应用于实战,但却不得不试图培养自己对市场的(预测)观点。我在“冰山原理”中想要表达的本意,其实并非是彻底否定基本分析,而只是否定“定价模型”式的综合分析(我用有限系统和无限系统的区别来说明)。在我看来,市场的逻辑绝非是综合分析所有基本因素后形成价格,而是在众多正确的逻辑中选择某个唯一的重点。比如说,疫情会使GDP下滑(压低股市),但也会使货币流动速度下降(拉低CPI,从而为美联储放水创造可能性)。道琼斯指数显然没有综合分析两种因素,而是出现了先暴跌再暴涨的走势。A+X=B中的X似乎有一种包罗万象的嫌疑,在十多年前它可以代表庄家掌握的内幕消息,或许现在把他定义为“市场所选择出的重点”更为恰当。当市场主流观点都认为疫情将对经济造成灾难时,道琼斯指数却义无反顾的上涨,这种巨大的反差足以说明不同寻常的X。即便我们无法理解其后美联储大放水的逻辑,单单是这种反差本身就足以提示我们做多。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基本分析难以量化的特点,反而有可能在未来体现出极其重要的价值。如果我们以市场真实走势与主流经济观点的差异作为操作理由,那么这到底算不算是基本分析呢?
在文章的最后,我还想指出一个你可能存在的问题。当然,这也可能是我没有理解你的本意,说的不对还请不要介意。前面借着“冰山原理”来分析了一下疫情对股市的影响,但这种“事后诸葛亮”却并没有给我带来任何利润。这里其实存在一个悖论:越是(不可量化)容易在市场面前产生巨大价值的策略,就越难以在实战中实现利润的必然性。反之,可量化的趋势跟踪系统,利润却很容易随着市场的成熟而衰竭。或许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两者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我在你的音频节目中听到过很多次“循环”、“阴阳”等词汇,但我却很难理解他们的兑现价值究竟是什么呢?美国股市是循环,日本股市也是循环,甚至随机数列也会出现循环,而我们又该如何在真实交易中应用“循环”呢?我们当然应该对市场进行单纯的观察,但最终的结论一定要在交易行为上体现出某种不同(实用主义哲学观),否则难免会陷入“玄学”的误区。
坦率的说,我本人一直在潜意识中也相信循环,好在趋势跟踪系统并不需要进行主观判断,从而使自己免于陷入涨跌循环的陷阱。问题是,如果把“涨与跌”替换为“趋势和整理”,那么我似乎同样受到了“循环”的影响。具体来说,我们是应该加仓过去一直运行趋势的品种呢,还是加仓一直呈现整理的品种呢?你非常了解我的交易风格,我的确会选择加仓一直呈现整理的品种:从2014年开始黑色系就义无反顾的下跌,而我自然将股指期货赚取的利润不断加仓至其他偏向于整理的品种。2016年初的买入信号,我并没有一次性的大幅加仓使黑色系的仓位与其他品种相当。这就使得整个2016年的战绩明显跑输理论值,更要命的是“双十一”前化工品的波动率放大并没有产生趋势行情。。。。。。
我现在比较倾向于认为:趋势跟踪系统不但具有“尺度等效性”,同时很可能具有“时点等效性”。在趋势跟踪波动曲线的任何一点开仓,其后的期望收益都是完全等效的。换言之,不断加仓整理品种能够获得优势的结论,很可能只不过是错觉而已。有意思的是,即便上述猜想是正确的,也不能完全否定本人此前的操作习惯。回溯过去十多年的交易经历,如果我不是采用“低波动率入场法”,那么合理的资金管理就无法支持同样大的仓位。甚至在高波动率时入场所产生的资金回撤,也很难在低波动率时收复失地的。。。。。。记得你在音频节目中说过,趋势跟踪的参数选择一定要“先客观、再主观”,而这一点确实是我非常难以认同的。正如我前面所说,衡量交易风格的重点往往并非客观的市场,而更可能是来自于主观的资金管理。我们没有办法从客观层面来评价交易系统的优劣,毕竟资金性质可能都要比市场本身更为重要。正如你在音频中提到的“黄金交易记录”一样,我们的交易系统对于个人来说是好系统,但对于私募行业却很可能不是。文章开头提到的“交易冬天”,资金曲线不过是反复整理而已。即便我只是没有在低位缩减仓位,资金曲线都会呈现向上波动,更不用说是在低位适当加仓了。事实上,什么样的资金管理更为合理,也并不存在一个标准答案。我必须为防范破灭的尾部风险来付出成本,但基金行业的生存之道却更应该对此不设防。我始终认为,绝对客观是不可企及的,而我们只能从特定的主观视角来挖掘某些兑现价值。必须承认,适度根据客观的历史数据进行优化绝对无可厚非,之所以提到这个问题只不过觉得:我们的思维方式很可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交易的其他环节。这就好像因为我潜意识中的“循环”,而没有尽量平衡黑色系和其他品种的持仓比例一样。
很久没有写文章了,今天啰啰嗦嗦的说了这多,也不知道是否有你需要的东西?再次感谢你把我的书籍做成了音频节目,我也继续会关注你在喜马拉雅上的栏目。今后发现什么可以讨论的点,很愿意能够和你在此交流。最后祝愿交易顺利!
正宗古法纯手工CPU、GPU
Re: 开个帖子,记录一些。看到有意义的,和自己想起来的。
不断缩减自己的风险敞口。虽说保持曾经的仓位将会在2020年收获大满贯,但这种尊重现实的风格却是保证免于破灭的唯一办法。
我觉得有义务向信任自己的朋友坦诚:本人从未将自己的理念视为不可侵犯的真理,甚至还会不断思考有效性减弱后的应对之道。
无论是经验主义的归纳,还是理性主义的推导,任何结论的优先级都不能超越实践者亲身经历的现实反馈。
如今的网络环境并不太适合交流
比拼的就是不可量化的部分
以市场真实走势与主流经济观点的差异作为操作理由
我觉得有义务向信任自己的朋友坦诚:本人从未将自己的理念视为不可侵犯的真理,甚至还会不断思考有效性减弱后的应对之道。
无论是经验主义的归纳,还是理性主义的推导,任何结论的优先级都不能超越实践者亲身经历的现实反馈。
如今的网络环境并不太适合交流
比拼的就是不可量化的部分
以市场真实走势与主流经济观点的差异作为操作理由
正宗古法纯手工CPU、GPU
Re: 开个帖子,记录一些。看到有意义的,和自己想起来的。
能 写本 续集 就 好了 。
或者 结合 这些年的 体会 修订一下。
---
panzervi
作者
帝国后面应该还会发更多的文章的。这几年应该有不少沉淀
2021-04-29
---
不知道 靠谱不 ?
或者 结合 这些年的 体会 修订一下。
---
panzervi
作者
帝国后面应该还会发更多的文章的。这几年应该有不少沉淀
2021-04-29
---
不知道 靠谱不 ?
上次由 chunk999 在 2023年 7月 03日 11:43,总共编辑 2 次。
正宗古法纯手工CPU、GPU
Re: 开个帖子,记录一些。看到有意义的,和自己想起来的。
谭某是一位中国投资界知名人士,他曾经担任过中国证监会副主席、上海证券交易所主席等职务,也是中国证券市场改革的重要推动者之一。谭某于2015年出版了《走出幻觉,走向成熟》一书,该书主要探讨了股票投资的理念和技巧,以及他的亲身经历和思考。关于谭某现在的情况,根据互联网公开信息就我所知,最近没有关于谭某逝世的新闻报道,而他的投资理念和经验在中国股市历史中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定程度上对于中国的股市投资理念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不过,谭某曾经在2001年过度敞口的案例也为他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当时,他的公司在美国市场欲打一场"China Concept股"的热潮,结果导致公司过度敞口,最后让公司巨亏,据说损失数亿美元,谭某也因此颇受非议。不过,这并不能否认他在中国证券市场改革中做出的积极贡献和智慧见解。总的来说,谭某是一位在中国投资界拥有很高声望和权威的人士,他的投资理念和经验仍然备受关注和研究。chunk999 写了: ↑2023年 6月 27日 21:51chatgpt
另写一篇《走出幻觉•走向成熟:从学生股民到系统交易专家》评介
《走出幻觉•走向成熟:从学生股民到系统交易专家》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本书作者是一位曾经的学生股民,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最终成为了一名系统交易专家。在这本书中,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股市和交易。
本书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作者的股市经历。作者在大学时开始接触股市,最初的几次交易都非常成功,让他产生了对股市的幻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遭遇亏损,甚至一度陷入了巨额亏损的困境。通过这些经历,作者深刻认识到了股市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是作者总结的交易经验。作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交易系统。他强调了交易系统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交易系统,才能在股市中获得长期的成功。他还介绍了自己的交易策略和风险控制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交易。
最后,作者总结了自己的交易心态。他认为,交易心态是交易成功的关键。他强调了冷静和耐心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保持冷静和耐心,才能在股市中获得成功。
总的来说,《走出幻觉•走向成熟:从学生股民到系统交易专家》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籍。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股市和交易,同时也提供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交易经验和心态。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交易者,都可以从中受益。
作者:股民自学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247863 ... 302018751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个是看到 编写 的 最离谱得了。
正宗古法纯手工CPU、G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