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酸与动态清零
目前我的观点倾向于下文所述: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NAS2JUV0552E4A0.html
目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准确率太低,阳性检出率最低只有39%,阴性误检率最高35%,这简直堪称脏数据,这还怎么实现动态清零?
也是我20年前在大学上统计课时遇到的问题:传染病,在发病率较低的情况下,检测出阳性,实际上是真正阳性的概率并不高。
举个例子,100000个人,发病率0.1%,核酸准确率99%
1、实际上是阳性的人:100000*0.1%=100,检测出阳性:100*99%=99 (真阳)
2、实际上是阴性的人:100000-100=99900,检测出阳性:99900*1% = 999 (假阳)
也就是只检查一次的情况下,1098个核酸阳性的人,不足10%的人是真阳性。所以还要复检。
事实上,从163的文章看,核酸检测准确率是小于99%的,放开之前的发病率小于0.1%
抛开机构作假(实际上有不少),全员检测,试剂准确率越低,所需复检的次数越多,消耗的人力物力远大于成果
在奥密克戎变成流行毒株之后,严格动态清零(在经济上)变得不那么好了。
另外,还可以猜测,为什么之前无症状的比例那么高:因为部分核酸阳性的人是假阳性,就是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