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的收益肯定不会大于2,超额收益是靠运气,但1+1的回撤一定小于2,分散是交易界的免费午餐。
开一个记录自己的帖子吧,不知道能持续多久
Re: 开一个记录自己的帖子吧,不知道能持续多久
实际上我回测过的系统一直都没有出现爆仓过,我口中的爆仓是对未来的一丝可能出现的“概率”,现在的我们无论怎么测试,都是基于历史走势而测试出来的最优解,这个最优解我已经做过我自己认为我当下最好的决断了,而对于未来的“爆仓概率”,这是留有的最差预期,其次就是对于优化这个东西,今年来我也优化了一圈,我发现进行策略的修改最终用处不大,实际回测发现趋势追踪是存在同质性的,也就是行情给予,无论怎么优化也只是拟合数据罢了,我不知道您是怎么理解的,至少我对于优化反而没有很大的兴趣,至于后期假如有一天真正的做大了,我顶多会加一个周期的趋势追踪,这点上《走》的书里也和自己的想法如出一辙。tmtmaya 写了: ↑2024年 12月 31日 09:55爆仓的话,系统就是不合格的。
这不是接受不接受的问题,而是要想办法持续做优化,做提高,让系统在不过拟合的情况下,获得尽量大的风报比,尽量高的预期收益率,尽量高的夏普率。对系统,对市场认知的持续提高,更多的更丰富,更有优势的策略才是重点。
在不过拟合的情况下,系统回测表现越好,你叠加同样优秀的系统越多,实盘的效果也越好。
其次就是关于趋势追踪的问题,现在我的回测数据用现在和以前对比,我发现只是这4年的噪音在变大,这里唯一要处理的是如何去在系统走向毁灭之前活下来即可,但是同样的,由于波动率的加大,这几年的回撤和收益都是对等的(超额收益),再次描述:我觉得你可能对于我口中的“爆仓”理解错了,我口中的爆仓是基于未来的“可能性”,也许有一天市场会走一个超级超级极端的行情,比如连续5年都在100跳的区间震荡(所有品种),这里刚好可能会卡到我的品种不断的止损(这里,《走》里面也描述过,趋势追踪最怕的就是这个问题),虽然这个概率很小,但是是可能出现的
Re: 开一个记录自己的帖子吧,不知道能持续多久
其实是存在这种嫌疑的,《走》里面就描述过这个事情,所以《走》一直强调了参数的一致性去多品种分散,而不是多品种多参数去分散,如果是一套成熟的系统,多策略也顶多加个反趋势策略,至少自己认为这个策略是和趋势追踪收益是相反的,这点可以去参考“抖音路遥”我关注他很久了,他的收益基本上跟我相反,他亏钱的月份我基本上赚钱,他赚钱的月份我基本上亏钱,但是最终我们都会赚钱,这里面《走》也提及过,越来越感慨谭总的眼光,真的犀利。同样的,我觉得如果详细挖掘过《走》的书籍内容,我觉得我们现在不应该卡在“优化参数”上,而多去研究一些宏观的?
Re: 开一个记录自己的帖子吧,不知道能持续多久
我认为,无论怎么拟合,都要最终归于一个基础,即相同策略,相同参数下的多品种分散,在不确定市场市场中确定自己的策略。《走》里面提到过一个词语,这点也是我做趋势追踪发现的,有些时候自己的持仓会出现极度的一致性(这里自己是最赚钱的时候)有些会出现多空对手盘的持仓(这里是自己小赚小亏的时候),同样也会出现极端的多空双损的持仓(这里是自己回撤的时候)。
多策略的拟合我也考虑过,但是最终我还是无法接受,这点上可能与自己的个性有关系,我宁愿多市场单策略去叠加,也不愿意单市场多策略叠加,这点上与个人的个性有关系,我觉得没有好坏,能接受自己系统的缺点就行。
Re: 开一个记录自己的帖子吧,不知道能持续多久
重点词汇思考:系统是否继续优化,风险控制再思考,不同策略的取舍,拥抱贪婪思考,适当的多些愚钝和执行少一些聪明
针对交易系统的在优化问题,其实是由于论坛最近讨论,而引发的兴趣,其实这里本人早期就发现优化其实只是介于“灵敏”与“钝化”进行调整罢了,因为早期自己就陷入了这当中的怪圈,不断都的调整却发现怎么都无法规避掉,优化的过于灵敏,虽然收益抬高了,但是止损和交易频率(滑点)也变多了,收益提高了一点点,但是马上被消耗掉了。优化的过于钝化,趋势追踪的末端却被放弃了大量的利润,导致收益又被降低了,而从《走》里面才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不在关注这个问题,而转向关系长期执行一套参数并不断磨合,而不是不断的更新参数的怪圈。在14年“谭”的演讲中,提到过关于10/60均线和5/10均线的参数不同,但是收益时间点和收益曲线却惊人的相似,这里就能感觉到,其实趋势追踪,压根就不是参数的优化能解决的,而是市场“趋势”给予的问题,这里的趋势给予是指市场给你多大行情,而不是在这段行情中,想办法去不断的来回翻滚去想办法做出高额利润,这里面是压根做不出来的,《走》里面也强调过这个问题,趋势追踪无论怎么优化,都脱离不掉趋势的空间波幅利润,所以比起优化趋势的参数,不如选一个差不多的,去磨合参数。
针对风险控制再思考,自己一直以来回测的数据和实盘的数据其实是差异不大的,可能存在些“滑点”损耗,这点是因为自己做5分钟周期的,可以接受,毕竟自己后期如果能做起来是考虑2个周期去跑趋势追踪的,甚至是3个周期去跑趋势追踪,对于趋势,本人的了解发现,大震荡其实内部是小趋势,大趋势内部是多段小趋势,而小震荡大周期策略又不会磨损到(无非开仓),这点里面《走》描述过这个逻辑,也是和自己交易来的想法一样,且经过实盘整理的。
这样对于交易,也就是一直以来考虑的风险,虽然风险=收益,但是比起高额的收益,是用潜在的风险置换出来,本人反而没有这么重的贪婪去获得高收益,如果看过《走》的书,就能风险,作者在好几次都因为高额的收益差点爆仓,这在书中也描述过,作者虽然这样做了,但是也同样因为几次高额的收益翻车,导致没有更快的复利成功,这些都是书中详细描述过的,而自己对于高收益,反而没有太高的期望值,翻查巴菲特的收益曲线图,其实就能发现巴菲特本人每年的平均年收益28%左右,2000年之后的平均年化也就9.4%,这里《走》也是走的相同的路,慢不一定是坏事,但是快一定爆仓(风险置换收益)
针对不同策略的取舍,这点上早期考虑过该问题,但是同样的对比,均线,atr,海龟发现,其实最终收益是没有太多区别的,但是会存在稍微的好坏问题,这点是因为策略的公开性造成的,而均线更加隐蔽一点,毕竟差几十点数据可能就会出现短期很大差别,虽然长期还是差不多,其次又加上了多品种的对冲性,所以曲线是差不多的,这里如果说去过度的添加同质性的策略,等于把风险给扩大,这样的变动无意义,而不同策略的选择,唯一相反的收益,比如今天我趋势追踪赚钱,另一个反趋势追踪亏钱,反之这种系统,才能考虑去进行叠加,这样才是去对冲风险,而不是同质性的策略去对冲,这样没意义,如果出现连续几年超长震荡,同质性严重的策略都得死,而反趋势策略会因为震荡的原因大赚特赚,这才是策略的对冲性。现在的资金个人思考没有必要去进行对冲,第一是反趋势策略不容易量化,且随机性比趋势追踪强,其次是资金太少,担心左右挨打,不如专心一个,守株待兔顶多少赚,但是有得赚,但是想法太多了就有可能一根毛都捞不到。
拥抱贪婪,其实反而没什么思路,对比这个问题,自己这方面思考很少很少,如果遵守盈亏同源的理论,拥抱贪婪反而会加速风险的出现,风险又可以置换收益,这里更多的是交易的取舍性,自己的性格更加喜欢“稳”的,年化50%左右就够了,特殊年份高一些和低一些,长期下来这样就足以,也是自己能接受的,至于回撤问题,这里《走》书中描述的回撤其实跟自己现在做的操作没区别,虽然是50%的回撤,但是回撤的是利润,又没有损伤本金,所以是可以接受的,虽然《走》里面也强调过风险,去预留仓位,但是自己对比《走》的数据,做了比《走》更加极端的风险管理,所以这点倒是无需担心什么了,关于爆仓的问题,这点与《走》里面提到的一样,虽然长期我们都在不断的成长,但是终有一天我们会死亡,这次的死亡是脱离了回测的数据,打穿了几百年的历史数据,出现最大的极端值,这是可能出现的,也许就是下一刻,我们抱着敬畏之心,一边信仰自己的交易系统,一边恐惧的等待它的到来,这也是《走》在书中描述过最担心的事情,在这里自己同样也是如此,故而在达到了自己内心的某些水平的时候,一定会进行仓位的整理(出金最少30年的上班费用),然后静待这个账号的趋势追踪走出一个历史的极端数值,突破历史极限,然后走向死亡,但是再次之前,只要达成出金要求,自己会毫不犹豫去出金的,我也想想“谭”也在做了同样的考虑。
聪明,笨蛋,似乎是反义词,想想自己这几年的交易经历,好几次因为太过聪明而造成的交易损失,如果没有这么聪明,自己反而已经走向复利好几年了,而不是今年才反省过来,有时候时长在想,太过聪明是好事吗?不一定是好事,交易不需要太聪明,而需要笨蛋一般的执行,信仰,复利下去,这种错误“谭”也犯过,都是这样经历的,很庆幸作者在书中描述了这些状态,现在再去看这本书更多的像是作者的心理路程去不断的思考,作者好几次因为聪明也赚钱过,同样的也亏钱过,甚至差点翻车过,如果一直持续的稳定下去,作者还是走到了现在,但是因为过于聪明而差点翻车,这就非常致命了,作者在早期也是没有很多资本去放肆的,而有任何一次翻车,作者可能也得几年才能起来,所以这里,自己要“老实”点,毕竟自己的运气真的很差,如果因为一丝“可能”的翻车,而不去注意,反而结束了交易之路,反而得不偿失了,不如笨蛋一些,维持当下状态,反正第一步考虑的就是风险总没错,进攻的矛我不用去管,交易趋势自己照顾即可,自己只需要关系防守的盾(风险管理),管理好风险这块,保证在矛出现之前,盾守护好,那么就能长期持续下去
针对交易系统的在优化问题,其实是由于论坛最近讨论,而引发的兴趣,其实这里本人早期就发现优化其实只是介于“灵敏”与“钝化”进行调整罢了,因为早期自己就陷入了这当中的怪圈,不断都的调整却发现怎么都无法规避掉,优化的过于灵敏,虽然收益抬高了,但是止损和交易频率(滑点)也变多了,收益提高了一点点,但是马上被消耗掉了。优化的过于钝化,趋势追踪的末端却被放弃了大量的利润,导致收益又被降低了,而从《走》里面才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不在关注这个问题,而转向关系长期执行一套参数并不断磨合,而不是不断的更新参数的怪圈。在14年“谭”的演讲中,提到过关于10/60均线和5/10均线的参数不同,但是收益时间点和收益曲线却惊人的相似,这里就能感觉到,其实趋势追踪,压根就不是参数的优化能解决的,而是市场“趋势”给予的问题,这里的趋势给予是指市场给你多大行情,而不是在这段行情中,想办法去不断的来回翻滚去想办法做出高额利润,这里面是压根做不出来的,《走》里面也强调过这个问题,趋势追踪无论怎么优化,都脱离不掉趋势的空间波幅利润,所以比起优化趋势的参数,不如选一个差不多的,去磨合参数。
针对风险控制再思考,自己一直以来回测的数据和实盘的数据其实是差异不大的,可能存在些“滑点”损耗,这点是因为自己做5分钟周期的,可以接受,毕竟自己后期如果能做起来是考虑2个周期去跑趋势追踪的,甚至是3个周期去跑趋势追踪,对于趋势,本人的了解发现,大震荡其实内部是小趋势,大趋势内部是多段小趋势,而小震荡大周期策略又不会磨损到(无非开仓),这点里面《走》描述过这个逻辑,也是和自己交易来的想法一样,且经过实盘整理的。
这样对于交易,也就是一直以来考虑的风险,虽然风险=收益,但是比起高额的收益,是用潜在的风险置换出来,本人反而没有这么重的贪婪去获得高收益,如果看过《走》的书,就能风险,作者在好几次都因为高额的收益差点爆仓,这在书中也描述过,作者虽然这样做了,但是也同样因为几次高额的收益翻车,导致没有更快的复利成功,这些都是书中详细描述过的,而自己对于高收益,反而没有太高的期望值,翻查巴菲特的收益曲线图,其实就能发现巴菲特本人每年的平均年收益28%左右,2000年之后的平均年化也就9.4%,这里《走》也是走的相同的路,慢不一定是坏事,但是快一定爆仓(风险置换收益)
针对不同策略的取舍,这点上早期考虑过该问题,但是同样的对比,均线,atr,海龟发现,其实最终收益是没有太多区别的,但是会存在稍微的好坏问题,这点是因为策略的公开性造成的,而均线更加隐蔽一点,毕竟差几十点数据可能就会出现短期很大差别,虽然长期还是差不多,其次又加上了多品种的对冲性,所以曲线是差不多的,这里如果说去过度的添加同质性的策略,等于把风险给扩大,这样的变动无意义,而不同策略的选择,唯一相反的收益,比如今天我趋势追踪赚钱,另一个反趋势追踪亏钱,反之这种系统,才能考虑去进行叠加,这样才是去对冲风险,而不是同质性的策略去对冲,这样没意义,如果出现连续几年超长震荡,同质性严重的策略都得死,而反趋势策略会因为震荡的原因大赚特赚,这才是策略的对冲性。现在的资金个人思考没有必要去进行对冲,第一是反趋势策略不容易量化,且随机性比趋势追踪强,其次是资金太少,担心左右挨打,不如专心一个,守株待兔顶多少赚,但是有得赚,但是想法太多了就有可能一根毛都捞不到。
拥抱贪婪,其实反而没什么思路,对比这个问题,自己这方面思考很少很少,如果遵守盈亏同源的理论,拥抱贪婪反而会加速风险的出现,风险又可以置换收益,这里更多的是交易的取舍性,自己的性格更加喜欢“稳”的,年化50%左右就够了,特殊年份高一些和低一些,长期下来这样就足以,也是自己能接受的,至于回撤问题,这里《走》书中描述的回撤其实跟自己现在做的操作没区别,虽然是50%的回撤,但是回撤的是利润,又没有损伤本金,所以是可以接受的,虽然《走》里面也强调过风险,去预留仓位,但是自己对比《走》的数据,做了比《走》更加极端的风险管理,所以这点倒是无需担心什么了,关于爆仓的问题,这点与《走》里面提到的一样,虽然长期我们都在不断的成长,但是终有一天我们会死亡,这次的死亡是脱离了回测的数据,打穿了几百年的历史数据,出现最大的极端值,这是可能出现的,也许就是下一刻,我们抱着敬畏之心,一边信仰自己的交易系统,一边恐惧的等待它的到来,这也是《走》在书中描述过最担心的事情,在这里自己同样也是如此,故而在达到了自己内心的某些水平的时候,一定会进行仓位的整理(出金最少30年的上班费用),然后静待这个账号的趋势追踪走出一个历史的极端数值,突破历史极限,然后走向死亡,但是再次之前,只要达成出金要求,自己会毫不犹豫去出金的,我也想想“谭”也在做了同样的考虑。
聪明,笨蛋,似乎是反义词,想想自己这几年的交易经历,好几次因为太过聪明而造成的交易损失,如果没有这么聪明,自己反而已经走向复利好几年了,而不是今年才反省过来,有时候时长在想,太过聪明是好事吗?不一定是好事,交易不需要太聪明,而需要笨蛋一般的执行,信仰,复利下去,这种错误“谭”也犯过,都是这样经历的,很庆幸作者在书中描述了这些状态,现在再去看这本书更多的像是作者的心理路程去不断的思考,作者好几次因为聪明也赚钱过,同样的也亏钱过,甚至差点翻车过,如果一直持续的稳定下去,作者还是走到了现在,但是因为过于聪明而差点翻车,这就非常致命了,作者在早期也是没有很多资本去放肆的,而有任何一次翻车,作者可能也得几年才能起来,所以这里,自己要“老实”点,毕竟自己的运气真的很差,如果因为一丝“可能”的翻车,而不去注意,反而结束了交易之路,反而得不偿失了,不如笨蛋一些,维持当下状态,反正第一步考虑的就是风险总没错,进攻的矛我不用去管,交易趋势自己照顾即可,自己只需要关系防守的盾(风险管理),管理好风险这块,保证在矛出现之前,盾守护好,那么就能长期持续下去
Re: 开一个记录自己的帖子吧,不知道能持续多久
看了前面几位大佬的讨论,我无法评论,但是我来谈谈我的体会吧小高 写了: ↑2024年 12月 31日 17:59重点词汇思考:系统是否继续优化,风险控制再思考,不同策略的取舍,拥抱贪婪思考,适当的多些愚钝和执行少一些聪明
针对交易系统的在优化问题,其实是由于论坛最近讨论,而引发的兴趣,其实这里本人早期就发现优化其实只是介于“灵敏”与“钝化”进行调整罢了,因为早期自己就陷入了这当中的怪圈,不断都的调整却发现怎么都无法规避掉,优化的过于灵敏,虽然收益抬高了,但是止损和交易频率(滑点)也变多了,收益提高了一点点,但是马上被消耗掉了。优化的过于钝化,趋势追踪的末端却被放弃了大量的利润,导致收益又被降低了,而从《走》里面才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不在关注这个问题,而转向关系长期执行一套参数并不断磨合,而不是不断的更新参数的怪圈。在14年“谭”的演讲中,提到过关于10/60均线和5/10均线的参数不同,但是收益时间点和收益曲线却惊人的相似,这里就能感觉到,其实趋势追踪,压根就不是参数的优化能解决的,而是市场“趋势”给予的问题,这里的趋势给予是指市场给你多大行情,而不是在这段行情中,想办法去不断的来回翻滚去想办法做出高额利润,这里面是压根做不出来的,《走》里面也强调过这个问题,趋势追踪无论怎么优化,都脱离不掉趋势的空间波幅利润,所以比起优化趋势的参数,不如选一个差不多的,去磨合参数。
针对风险控制再思考,自己一直以来回测的数据和实盘的数据其实是差异不大的,可能存在些“滑点”损耗,这点是因为自己做5分钟周期的,可以接受,毕竟自己后期如果能做起来是考虑2个周期去跑趋势追踪的,甚至是3个周期去跑趋势追踪,对于趋势,本人的了解发现,大震荡其实内部是小趋势,大趋势内部是多段小趋势,而小震荡大周期策略又不会磨损到(无非开仓),这点里面《走》描述过这个逻辑,也是和自己交易来的想法一样,且经过实盘整理的。
这样对于交易,也就是一直以来考虑的风险,虽然风险=收益,但是比起高额的收益,是用潜在的风险置换出来,本人反而没有这么重的贪婪去获得高收益,如果看过《走》的书,就能风险,作者在好几次都因为高额的收益差点爆仓,这在书中也描述过,作者虽然这样做了,但是也同样因为几次高额的收益翻车,导致没有更快的复利成功,这些都是书中详细描述过的,而自己对于高收益,反而没有太高的期望值,翻查巴菲特的收益曲线图,其实就能发现巴菲特本人每年的平均年收益28%左右,2000年之后的平均年化也就9.4%,这里《走》也是走的相同的路,慢不一定是坏事,但是快一定爆仓(风险置换收益)
针对不同策略的取舍,这点上早期考虑过该问题,但是同样的对比,均线,atr,海龟发现,其实最终收益是没有太多区别的,但是会存在稍微的好坏问题,这点是因为策略的公开性造成的,而均线更加隐蔽一点,毕竟差几十点数据可能就会出现短期很大差别,虽然长期还是差不多,其次又加上了多品种的对冲性,所以曲线是差不多的,这里如果说去过度的添加同质性的策略,等于把风险给扩大,这样的变动无意义,而不同策略的选择,唯一相反的收益,比如今天我趋势追踪赚钱,另一个反趋势追踪亏钱,反之这种系统,才能考虑去进行叠加,这样才是去对冲风险,而不是同质性的策略去对冲,这样没意义,如果出现连续几年超长震荡,同质性严重的策略都得死,而反趋势策略会因为震荡的原因大赚特赚,这才是策略的对冲性。现在的资金个人思考没有必要去进行对冲,第一是反趋势策略不容易量化,且随机性比趋势追踪强,其次是资金太少,担心左右挨打,不如专心一个,守株待兔顶多少赚,但是有得赚,但是想法太多了就有可能一根毛都捞不到。
拥抱贪婪,其实反而没什么思路,对比这个问题,自己这方面思考很少很少,如果遵守盈亏同源的理论,拥抱贪婪反而会加速风险的出现,风险又可以置换收益,这里更多的是交易的取舍性,自己的性格更加喜欢“稳”的,年化50%左右就够了,特殊年份高一些和低一些,长期下来这样就足以,也是自己能接受的,至于回撤问题,这里《走》书中描述的回撤其实跟自己现在做的操作没区别,虽然是50%的回撤,但是回撤的是利润,又没有损伤本金,所以是可以接受的,虽然《走》里面也强调过风险,去预留仓位,但是自己对比《走》的数据,做了比《走》更加极端的风险管理,所以这点倒是无需担心什么了,关于爆仓的问题,这点与《走》里面提到的一样,虽然长期我们都在不断的成长,但是终有一天我们会死亡,这次的死亡是脱离了回测的数据,打穿了几百年的历史数据,出现最大的极端值,这是可能出现的,也许就是下一刻,我们抱着敬畏之心,一边信仰自己的交易系统,一边恐惧的等待它的到来,这也是《走》在书中描述过最担心的事情,在这里自己同样也是如此,故而在达到了自己内心的某些水平的时候,一定会进行仓位的整理(出金最少30年的上班费用),然后静待这个账号的趋势追踪走出一个历史的极端数值,突破历史极限,然后走向死亡,但是再次之前,只要达成出金要求,自己会毫不犹豫去出金的,我也想想“谭”也在做了同样的考虑。
聪明,笨蛋,似乎是反义词,想想自己这几年的交易经历,好几次因为太过聪明而造成的交易损失,如果没有这么聪明,自己反而已经走向复利好几年了,而不是今年才反省过来,有时候时长在想,太过聪明是好事吗?不一定是好事,交易不需要太聪明,而需要笨蛋一般的执行,信仰,复利下去,这种错误“谭”也犯过,都是这样经历的,很庆幸作者在书中描述了这些状态,现在再去看这本书更多的像是作者的心理路程去不断的思考,作者好几次因为聪明也赚钱过,同样的也亏钱过,甚至差点翻车过,如果一直持续的稳定下去,作者还是走到了现在,但是因为过于聪明而差点翻车,这就非常致命了,作者在早期也是没有很多资本去放肆的,而有任何一次翻车,作者可能也得几年才能起来,所以这里,自己要“老实”点,毕竟自己的运气真的很差,如果因为一丝“可能”的翻车,而不去注意,反而结束了交易之路,反而得不偿失了,不如笨蛋一些,维持当下状态,反正第一步考虑的就是风险总没错,进攻的矛我不用去管,交易趋势自己照顾即可,自己只需要关系防守的盾(风险管理),管理好风险这块,保证在矛出现之前,盾守护好,那么就能长期持续下去
在一个长期正收益的交易系统中,最重要的几个要素,如果让我来排序的话就是:资金管理、一致性原则、执行力和技术(可以理解为周期或者参数)
大家讨论的1+1与2的关系,无论大于小于或者等于,首先要定义这个1是什么
如果是参数,那么相当于一个系统下多参数运行,那么我认为必然是盈亏同源,即使回撤能达到1+1<2,那么也必然会产生收益1+1<2的代价
其实关于参数优化的问题,至少帝国是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的
推荐有心人读一下“爬山虎2016”的公众号。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心里有爱,眼中有光
挥剑一刹那,磨剑二十年。。。
心里有爱,眼中有光
挥剑一刹那,磨剑二十年。。。
Re: 开一个记录自己的帖子吧,不知道能持续多久
这点想法一致,在风险置换收益的前提下,一切的优化都不能过度,否则就是拟合曲线,这个时候,技术分析的参数反而不重要了,更多的是交易的一致性(能否长期执行下去),风险管理(能否在已知或者未来可能出现未知的风险中活下来),然后再去用复利的时间去不断的慢慢“养大”自己的系统,趋势追踪其实我想过很久,不断的优化能否让利润不断扩大,很显然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趋势追踪仅仅是追踪的趋势(波动,或者非对称的均值),用这个视角去考虑趋势追踪,参数的重要性就要降低很多了,这个时候该考虑的就是如何等到趋势而在趋势之中,一切以“趋势出现,在趋势中”为前提,进行扩展,而一个正反馈的参数很容易获得,这个就随意了很多,后期磨合这段参数即可。noofwind 写了: ↑2025年 1月 02日 07:59看了前面几位大佬的讨论,我无法评论,但是我来谈谈我的体会吧小高 写了: ↑2024年 12月 31日 17:59重点词汇思考:系统是否继续优化,风险控制再思考,不同策略的取舍,拥抱贪婪思考,适当的多些愚钝和执行少一些聪明
针对交易系统的在优化问题,其实是由于论坛最近讨论,而引发的兴趣,其实这里本人早期就发现优化其实只是介于“灵敏”与“钝化”进行调整罢了,因为早期自己就陷入了这当中的怪圈,不断都的调整却发现怎么都无法规避掉,优化的过于灵敏,虽然收益抬高了,但是止损和交易频率(滑点)也变多了,收益提高了一点点,但是马上被消耗掉了。优化的过于钝化,趋势追踪的末端却被放弃了大量的利润,导致收益又被降低了,而从《走》里面才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不在关注这个问题,而转向关系长期执行一套参数并不断磨合,而不是不断的更新参数的怪圈。在14年“谭”的演讲中,提到过关于10/60均线和5/10均线的参数不同,但是收益时间点和收益曲线却惊人的相似,这里就能感觉到,其实趋势追踪,压根就不是参数的优化能解决的,而是市场“趋势”给予的问题,这里的趋势给予是指市场给你多大行情,而不是在这段行情中,想办法去不断的来回翻滚去想办法做出高额利润,这里面是压根做不出来的,《走》里面也强调过这个问题,趋势追踪无论怎么优化,都脱离不掉趋势的空间波幅利润,所以比起优化趋势的参数,不如选一个差不多的,去磨合参数。
针对风险控制再思考,自己一直以来回测的数据和实盘的数据其实是差异不大的,可能存在些“滑点”损耗,这点是因为自己做5分钟周期的,可以接受,毕竟自己后期如果能做起来是考虑2个周期去跑趋势追踪的,甚至是3个周期去跑趋势追踪,对于趋势,本人的了解发现,大震荡其实内部是小趋势,大趋势内部是多段小趋势,而小震荡大周期策略又不会磨损到(无非开仓),这点里面《走》描述过这个逻辑,也是和自己交易来的想法一样,且经过实盘整理的。
这样对于交易,也就是一直以来考虑的风险,虽然风险=收益,但是比起高额的收益,是用潜在的风险置换出来,本人反而没有这么重的贪婪去获得高收益,如果看过《走》的书,就能风险,作者在好几次都因为高额的收益差点爆仓,这在书中也描述过,作者虽然这样做了,但是也同样因为几次高额的收益翻车,导致没有更快的复利成功,这些都是书中详细描述过的,而自己对于高收益,反而没有太高的期望值,翻查巴菲特的收益曲线图,其实就能发现巴菲特本人每年的平均年收益28%左右,2000年之后的平均年化也就9.4%,这里《走》也是走的相同的路,慢不一定是坏事,但是快一定爆仓(风险置换收益)
针对不同策略的取舍,这点上早期考虑过该问题,但是同样的对比,均线,atr,海龟发现,其实最终收益是没有太多区别的,但是会存在稍微的好坏问题,这点是因为策略的公开性造成的,而均线更加隐蔽一点,毕竟差几十点数据可能就会出现短期很大差别,虽然长期还是差不多,其次又加上了多品种的对冲性,所以曲线是差不多的,这里如果说去过度的添加同质性的策略,等于把风险给扩大,这样的变动无意义,而不同策略的选择,唯一相反的收益,比如今天我趋势追踪赚钱,另一个反趋势追踪亏钱,反之这种系统,才能考虑去进行叠加,这样才是去对冲风险,而不是同质性的策略去对冲,这样没意义,如果出现连续几年超长震荡,同质性严重的策略都得死,而反趋势策略会因为震荡的原因大赚特赚,这才是策略的对冲性。现在的资金个人思考没有必要去进行对冲,第一是反趋势策略不容易量化,且随机性比趋势追踪强,其次是资金太少,担心左右挨打,不如专心一个,守株待兔顶多少赚,但是有得赚,但是想法太多了就有可能一根毛都捞不到。
拥抱贪婪,其实反而没什么思路,对比这个问题,自己这方面思考很少很少,如果遵守盈亏同源的理论,拥抱贪婪反而会加速风险的出现,风险又可以置换收益,这里更多的是交易的取舍性,自己的性格更加喜欢“稳”的,年化50%左右就够了,特殊年份高一些和低一些,长期下来这样就足以,也是自己能接受的,至于回撤问题,这里《走》书中描述的回撤其实跟自己现在做的操作没区别,虽然是50%的回撤,但是回撤的是利润,又没有损伤本金,所以是可以接受的,虽然《走》里面也强调过风险,去预留仓位,但是自己对比《走》的数据,做了比《走》更加极端的风险管理,所以这点倒是无需担心什么了,关于爆仓的问题,这点与《走》里面提到的一样,虽然长期我们都在不断的成长,但是终有一天我们会死亡,这次的死亡是脱离了回测的数据,打穿了几百年的历史数据,出现最大的极端值,这是可能出现的,也许就是下一刻,我们抱着敬畏之心,一边信仰自己的交易系统,一边恐惧的等待它的到来,这也是《走》在书中描述过最担心的事情,在这里自己同样也是如此,故而在达到了自己内心的某些水平的时候,一定会进行仓位的整理(出金最少30年的上班费用),然后静待这个账号的趋势追踪走出一个历史的极端数值,突破历史极限,然后走向死亡,但是再次之前,只要达成出金要求,自己会毫不犹豫去出金的,我也想想“谭”也在做了同样的考虑。
聪明,笨蛋,似乎是反义词,想想自己这几年的交易经历,好几次因为太过聪明而造成的交易损失,如果没有这么聪明,自己反而已经走向复利好几年了,而不是今年才反省过来,有时候时长在想,太过聪明是好事吗?不一定是好事,交易不需要太聪明,而需要笨蛋一般的执行,信仰,复利下去,这种错误“谭”也犯过,都是这样经历的,很庆幸作者在书中描述了这些状态,现在再去看这本书更多的像是作者的心理路程去不断的思考,作者好几次因为聪明也赚钱过,同样的也亏钱过,甚至差点翻车过,如果一直持续的稳定下去,作者还是走到了现在,但是因为过于聪明而差点翻车,这就非常致命了,作者在早期也是没有很多资本去放肆的,而有任何一次翻车,作者可能也得几年才能起来,所以这里,自己要“老实”点,毕竟自己的运气真的很差,如果因为一丝“可能”的翻车,而不去注意,反而结束了交易之路,反而得不偿失了,不如笨蛋一些,维持当下状态,反正第一步考虑的就是风险总没错,进攻的矛我不用去管,交易趋势自己照顾即可,自己只需要关系防守的盾(风险管理),管理好风险这块,保证在矛出现之前,盾守护好,那么就能长期持续下去
在一个长期正收益的交易系统中,最重要的几个要素,如果让我来排序的话就是:资金管理、一致性原则、执行力和技术(可以理解为周期或者参数)
大家讨论的1+1与2的关系,无论大于小于或者等于,首先要定义这个1是什么
如果是参数,那么相当于一个系统下多参数运行,那么我认为必然是盈亏同源,即使回撤能达到1+1<2,那么也必然会产生收益1+1<2的代价
其实关于参数优化的问题,至少帝国是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的
推荐有心人读一下“爬山虎2016”的公众号。
《走》的书中其实也强调了最少3次的风险的重要性,其中不乏“谭”自己也出现几次近乎大亏的局面,都是给了最后一丝的喘息空间,这里其实就能强调出了,哪怕走长期是复利曲线的情况下,如果做不好风险控制,依旧是面临扫地出局的可能,至于交易的一致性和执行,我觉得这是交易基础的东西了,再好的系统,如果不能长期一致性执行下去,都是空的,这点在“谭”的亲戚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哪怕持有一套系统,依旧只有“谭”自己走了出来。
其次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笼子里面”我发现有时候如果出现同质性的策略,但是不相同,同时执行一个市场也可能出现翻车,鸡蛋在同一个车里,这里唯一可以选择的只能是同一个市场两个相反的策略才能运行下去,如果是相似的策略去运行同一个市场,反而是暴露了风险敞口,加大自己破产的风险,哪怕是金融帝国提到了,多周期趋势追踪,依旧可能出现一丝可能,即:万一市场5分钟,30分钟,日线维持3年震荡怎么办,这点看似不可能,但是未来的事情真的不可说,只是希望自己多虑了。